九月十三日 - 如何邀請神的同在
每一個信徒群體都要有一個目的,就是神的同在;神的家沒有神便不能成家,神的殿沒有神便不能成殿。可惜人的罪往往把神的同在驅走,失去群體的獨特性—神的臨在。在哥林多後書最後一章保羅論到可邀請神同在的五方面,教會若有這五種特點時,神的恩惠和平安便會來到。
首先他們要喜樂,又歡喜又快樂;失去喜樂是一個屬靈的病態,反映出對神失去了信心。若今天神還活著又看顧祂的兒女,我們是沒有可能不高興,不快樂。憂鬱是因為失去了盼望,但若主是永不改變的,祂會丟棄我們嗎?所以喜樂是信主群體的特點,憂愁在他們中間是沒法立足的。
其次我們要作完全人,或我們要長進,達到靈命成熟的階段。我們跟神跟人都要和好,在信心和祂的話語上有長進,直到我們都有基督的樣式,所以要不停地追求聖潔,因為罪把我們從長進的地步拉下來,我們對神的飢渴是靈命的溫度計,顯示出靈命的健康。
第三方面是要彼此安慰,彼此鼓勵。神是安慰者,我們也要彼此安慰。當我們情緒低落時,極需要接受安慰,不能長久停留在負面的思想中。互相鼓勵是個命令,我們要主動地去安慰鼓勵傷心的人,叫他們可以起來。
第四方面是要同心合意,有共同的心思和意念是極為困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心合意的唯一可能是各人都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當每個信徒的靈命都成熟時,便可放棄自己的主見,共同尋求主的心意,便可以萬眾一心行神的路。
最後信徒們要彼此和睦,不讓中間有任何爭執、磨擦,聽取又贊同彼此的意見。同心是贊同之意,不要彼此對抗,結黨分爭,互相攻擊;若在教會內失去和平或和好,平安的神也不會來到。
你有喜樂嗎?你靈命長進嗎?你受安慰嗎?你跟其他弟兄姊妹同心合意嗎?能與眾人和睦嗎?開始祝福其他信徒,讓他們也有這些特點,神的同在指日可望。
詩 104:1-9 賽 12:1-14:32 林後 13:1-14 箴 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