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 - 橫向的罪孽
人不是個孤島,都會有與其他人橫向的關係。希伯來語「罪孽」是指因與某個群體有關連而帶來的罪,當人歸屬某群體時便會被這群體一起犯的罪所影響。每個人的群體都有他們的行為、信念及宣示,我們可以主動參加某些群體,如教會或社團;但有時我們是被動地進入一些群體內,例如我們的文化、民族或國...
四月十九日 - 生命的可持續性
你每天早起牀時有沒有為生命的可延續多一天而獻上感恩還是為當天要面對的事情悶悶不樂,充滿不安? 要延續肉身的生命,人要食物、衣裳、水及家居;但若要靈命得到持續, 你的需要不會是從世上來的。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出的一切話。」...
四月十八日 - 一個充恩慈的舉動
在耶利哥發生的事情對耶穌來到世上來的使命作了些重要的定位,當祂把救恩帶進撒該一家後祂宣告:「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這句話指出祂的兩重使命—尋找及拯救,在耶利哥城裡,主特別以身作則來說明甚麼是尋找及拯救失喪的人。...
四月十七日 - 一件事
這個富有的官有些正確的觀念, 知道耶穌是良善的,有神的性情;他又知道永生是只可以承受,不可以賺取。他自幼守誡命,但不能藉守誡命得永生。當耶穌指出他還缺一件事時他一定十分驚訝,因要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賙濟窮人,積財寶在天上,還要去跟從耶穌。這個官的困難是他極為富足,不願放下,於是...
四月十六日 - 有效的禱告
我們的神是無處不在、無所不知及無所不能的,祂與我們的唯一連繫是藉著禱告,當人禱告時便好像被提升至神的同在裡,祂的一切能力、知識和智慧都可以從祂得到。這好比小孩子去到父親跟前,父親所有的,兒女也有可能得到。作天父的屬靈兒女也不例外,我們靈命的長進全在乎我們有否常與祂親近。可惜...
四月十五日 - 心理戰術
我們的爭戰是與靈敵魔鬼及他的使者對抗,是非常真實的。大衛寫的詩篇中充滿了仇敵的氣味,及他們向他施的壓力,要把他打敗。大衛的禱告都是因為要面對這些黑暗的勢力, 有仇敵的聲音,惡人的欺壓,把罪孽加在他身上,並發怒氣逼迫他。故此大衛的心甚是疼痛,死的驚惶臨到他身上,恐懼戰兢歸到他...
四月十四日 - 大騙局
艾城被攻破後,約但河西,住山地、高原,並沿大海一帶的諸王聽見這事,都聚集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基遍的居民自知不敵,就設詭計來瞞騙以色列人,假充他們是從遠處而來,要與他們立約求和。 當時以色列人在艾城剛打完一役,跟著又聽見諸王聯盟要與他們作戰,所以對這些「遠方來」的基遍人...
四月十三日 - 屬靈的領袖
約書亞是以色列人的新領袖,摩西曾按手在他身上使他可承繼這位分,又明顯見到神的靈與他同在,從今天在約書亞記讀到的經文中可以見到他如何帶領神的百姓,去勝過仇敵並得到應許地為業。他的領導不單是在政治上、宗教上、軍事上或民事上,而是在屬靈上作以色列人的領袖。他的領導方式是讓神帶領,...
四月十二日 - 迷失與尋回
不少百貨公司都有失物認領的部門,顧客若有遺失物件可到這部門認領,拾到他人遺下的東西也可交與這處。當一個人領回失物時,一定會有歡悅的感覺,特別是那件失物是寶貴,或有記念價值的。路加福音十五章內的三個比喻都是失去得尋回而帶來的歡樂慶祝,雖然內容有差別,但信息是一樣。...
四月十一日 - 向來未有走過的路
很多人喜歡出外旅行,去一些從未到過的地方,走一些向來未有走過的路。以色列人經歷了四十年曠野的生活,現在要過去到一個新的地方, 走未走過的路,一定十分興奮及期待。在還未過河時,約書亞派官長走遍營中,教他們如何渡過那邊:當祭司利未人抬著神的約櫃時,他們便要離開所在之地,跟著約櫃...